甘肃省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931-8712377 邮箱: gsjbzx@12377.CN
首页 > 新闻
鏖战阴雨保归仓
——会宁县秋粮抢收攻坚战纪实
时间:2025-11-01 09:50:19 来源:白银市融媒体中心

窦菊

金秋时节,会宁县遭遇连续阴雨天气,给秋粮收获与存储带来严峻挑战。面对灾情,当地政府、合作社及农户凝心聚力,以“测天、管田、抢收、烘干”的全链条保障体系,打响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秋粮保卫战,全力守护粮食安全。

测天调机抢农时

为助力农户抢抓农时,会宁县气象局启动专项服务,通过微信群实时推送天气实况与晴好窗口期预判,为抢收提供科学依据。“建议抓住有利窗口期,及时抢收成熟秋粮。”县气象局工程师魏娟娟介绍。

10月中旬,随着天气短暂放晴,县农业农村局紧急动员各乡镇调集履带式收割机,并协调烘干设备投入使用。

“最近降雨较多导致秋收滞后,这两天天气放晴,我们积极动员各乡镇,调集履带式收割机,同时充分利用好烘干设备,抢收抢烘。”会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景卫国表示。

机收烘干解难题

会宁县文兵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文军带领社员昼夜奋战,投入12台收割机,采取人歇机不歇模式,日均抢收1200亩荞麦。

在杨崖集镇,机械化作业将马铃薯抢收效率提升数十倍,种植户南鹏伟说:“机械半天就能完成人工几天的工作量,霜冻前肯定能收完!”

抢收后的粮食在阴雨天极易霉变发芽,及时烘干成为关键环节。在会宁县金芋马铃薯专业合作社,一座100吨级的烘干塔正全力运转,实现“随收随烘”。

“白天收粮晚上烘,天亮卸粮再续烘,日处理能力达100吨。”李德明表示,烘干塔实现了从田间到仓储的无缝对接,让合作社告别了“看天晒粮”的历史。

产业协同稳增收

会宁县依托特色产业优势,推动小杂粮、马铃薯等作物规模化发展。会宁县祥泽小杂粮合作社今年种植3000亩荞麦、谷子。负责人王华说:“尽管雨水偏多,但科学管理让产量稳定,目前已完成谷子抢收,正加紧入库。”

在汉家岔镇赵岔村,会宁县旱塬秀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试种的100多亩红薯喜获丰收。“引进紫薯、西瓜红等四个品种,亩产最少四五千斤以上。”合作社负责人柴胜堂信心满满。

头寨子镇三百户村则通过“麦收后复种蔬菜”模式,实现一年两熟。“前半年种小麦,收完后种莲花白,水地收益挺好。”村民杨世梅笑着说。该村党支部书记金巧玲表示,“下一步将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蔬菜深加工,把蔬菜产业打造成农民增收的‘绿色银行’。”

截至10月底,会宁县累计投入农机具2000余台次,抢收秋粮超12万亩,其中荞麦、马铃薯等主粮作物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杨崖集镇1.9万亩马铃薯、汉家岔镇2万亩杂粮均实现应收尽收,农户“粮袋子”与“钱袋子”双丰收。

如今,会宁县的田野上,农机轰鸣声渐歇,但乡村振兴的脚步从未停歇。从抢收到谋篇布局,这片红色热土正以实干姿态,绘就更加壮丽的丰收画卷。


责任编辑:李玲燕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128320001 不良信息举报: 0943-8229929 邮箱:191187564@qq.com
网站备案:陇ICP备17004671号-1 公安备62040202000275号
白银视线网举报电话:0943-8229929 邮箱:1911875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