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俞雪峰
不论海面,还是河面,都是平静的表面。而正是看似平静表面的下面,却是孕育生命的现场。海底和河底生物,没有哪一个能走出平静的水面。所以说生命是在平静中孕育,尽管看上去没有激情,但是激情正在走进另一种静。人世间,本应该珍重的生命,都来自于静态安详。享受安详的生活,能够让人的生命焕发蓬勃生机。
我在乡下教书那些年,夜来,校园里出奇的静,静成另外一个世界。由于静,我只感觉自己的存在,还有烘托静的生命。在静谧的世界里,干着与静有关的有意思的事情。一个人在宿舍里看书、备课、写作,当我进入一种绝好的状态,达到忘我精神的境地时,好像世界就是自己制造的,也是自己的。
备完课出来,闲庭信步走在寂静无声的校园里,一边沐浴着夜色,一边默默背诵着古诗词,心里还不断充实着备课内容,心灵找到快乐驿站,慰藉的灵魂自然来临。仰望星空,仰望宇宙,仿佛汹涌澎湃的高远志向也被星空宇宙所容纳了。似乎顷刻之间,我与高远的星空宇宙猛然缩短了距离。我的目光与星星的眼睛也近在咫尺。我闪动着会说话的眼睛,与眨眼的星星开始了漫长有意义的交流。我深邃的目光,穿透星星的眼睛,星星的眼睛,也在透视着我的心思。静夜与星空交流,收获的是博大胸怀和气魄。交流出来一种感情维度,一种期盼夜晚降临的感情和缘分。
属于静谧夜晚的生命,都是让我心怀敬意的生命。蝉蛙齐鸣,让大自然在静谧的夜晚显得更加肃穆安详。白天关于人类一切动态都统统让位给静谧的夜晚,昼夜更替,劳逸结合,无不显示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与时空的默契。小麦玉米野草都在蝉鸣中拔节抽穗。万物被夜风激活了根茎,令人难以想象的茁壮在静夜时空显现。风能够感受万物的生机,万物也能触摸风的肌肤。被安放在静夜中的所有生命都在彰显蓬勃生机、昂扬向上的力量。此时我感受到季节的生命,同人的生命一样值得珍视。火热和冰冷,都是来自季节的生命。应季节而生的声音,不论布谷鸟喜鹊、还是蝉蛙,带给我应有的温暖,也是值得回味和珍视的生命。夏天失去了蛙鸣,感觉没有回到这个季节。
蝉鸣给我一种流水般音乐的向往,它能够把夏季所有的气息传递给我。除了让我的内心安静,还让我的内心非常富有。有时感觉太静了,我也会在空旷的校园里,发出几声喊叫,没人回应,只有自己应对自己。感觉自己就是自己的声音,自己就是自己的安静。
没有静,我们感受不到世界的富有和美丽;没有静,智慧根本无法起作用,诗意无法发生;没有静,心神无法安宁,而心神不宁的直接结果或许就是疾病和灾难。对于整个社会来讲,没有静,就意味着没有和谐,没有幸福。
校园里,感觉星空离我还远。于是每晚,我都要出去,一个人坐在红崖山头上。抬头,明月就在当空,一伸手,星星就在掌心。星空离我近了,我的心也被星空融化了。一股风也在那种寂静中体验着被星空融化的力量。没有感觉到风带给我的凉意,我却实实在在感受到了那一刻来自浩瀚宇宙的无尽滋养。
静是生命跃动里必要的间歇和休养;静是人生分外难得的思索和调整。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立本也。浮躁需要沉淀,紊乱需要镇定,繁杂需要择理,疲乏需要松弛。静时可以读书,可以想问题,可以总结什么该坚持,什么该摈弃,什么该糊涂,适时于一种清静而亮丽的境界。静也未必一定要产生什么,成就什么,静可以当作一种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的美丽和闲适。众人皆舞,我独坐,别有意境。众人皆燥,我独静,自有踏实。
走出闹市,带着一本心仪的书,或坐或躺,惬意无比,走进书里去做一回,独钓寒江雪的蓑笠翁,回到家,泡在居室里整理旧相册,翻看旧日记,接续对镜戴花的温馨,也未尝不是潇洒的人生。世事繁琐须忘情,人生营营须恬淡,休养生息为来时,静能养心,也能拔高恬淡的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