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融媒记者 苏黎明
白银因矿得名、因企设市。近年来,白银市紧紧围绕“工业强市、创新发展”思路,一大批极具特色的工业企业落户白银,显著的资源优势持续扩大。
当前,工业固废资源化综合利用已成为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延伸工业企业产业链、构建循环经济模式,不仅能够缓解资源约束和生态环境压力,更能培育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3月13日,由白银市工信局、白银市企业联合会、中材甘肃水泥有限责任公司联合组织的白银市“延伸工业企业产业链,推动固废资源综合高效利用”座谈会在银召开。这是延伸工业企业固废高效综合利用产业链,推动全市工业企业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的生动实践。
会上,有关部门负责人解读了固废行业最新政策,介绍了白银固废种类年产量及现有储量等情况。各参会企业围绕本企业产废、利废情况及寻求固废合作等开展交流,共同探讨工业废渣利用的经验及举措,推动固废资源供需对接,助推上下游产业链的延伸。部分企业还签订战略协作框架协议。
甘肃泰隆森矿业有限公司市场开发部部长张智说:“主办这场座谈会特别有意义,为我们搭建了一个沟通的桥梁,在固废再利用和产业链升级上给企业提供了特别好的平台。”
白银集团生产运营部副经理罗虎成表示,近几年,白银集团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改造持续升级,固废产出量总体上呈现逐步增长态势。这些固废主要包括冶炼渣、尾矿、贫化渣等24种,年产量合计约145万吨。具有产出量大、品种多、成分复杂、处理成本高、综合回收潜力大等特点。
面对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白银集团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控制减量化产出、发挥内部工艺技术互补优势加大综合回收力度、社会化合作加快处置等措施,有价金属得到有效回收利用,产销平衡基本实现了零库存。
罗虎成说,下一步,白银集团将通过持续加大投入研发,引进更多固废资源化利用的新技术、新工艺,延长综合回收产业链条,进一步提升固废资源化利用效率和水平,加大与白银本地企业的社会化协同合作,实现工艺流程互补和综合利用效益最大化,构建闭环循环经济体系,不断提升固废管理水平,以更加务实的行动,为构建美丽中国甘肃实践贡献力量。
固废循环利用既是一个老话题,又是一个新话题,更是白银市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从近些年全市产业发展来看,每年产生工业固废超千万吨,资源化率不足60%,全市资源综合利用市场前进广阔。各参会企业相关负责人纷纷表示,此次座谈会为企业搭建了面对面的交流平台,以共同探讨工业废渣利用的经验及举措,推动固废资源供需对接,助推上下游产业链的延伸。
中材甘肃水泥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马志锋说:“水泥生产过程中要利用高温煅烧,最高温度可以达到1500多度,空气温度达到1800多度。这么高的温度会把所有固体废弃物产生的有害因素全部烧干净,在后续的工艺过程当中,还可以把空气中的一些氮氧化物等有害成分进行有效消解。从进场到出场包括排放,在整个过程当中做到吃干榨净。”
白银市工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维民表示,新型工业化是白银加快发展、突围破局、追赶进位的重要抓手,也是工业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然选择。市工信局将以推进固废综合利用为契机,开展常态化政企对接;以推进企业融通发展为载体,开展多维度延链补链;以优化服务主动作为为抓手,持续推进新型工业化。
白银市企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雒明旺表示,白银市企业联合会将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构建高效务实的资源共享平台,打造政企沟通的“连心桥”、企业发展的“互助网”。通过建立企业家沙龙、行业论坛等常态化交流机制,整合会员企业优势资源,搭建信息互通、项目对接、政策协同的多维服务体系,有效促进企业间合作交流与产业链互补。定期组织跨行业供需对接会,推动建材、化工、能源等领域企业协同合作,组织标杆企业考察交流,推广先进经验,推动技术成果转化;联合金融机构创新绿色金融产品,为固废资源化项目提供融资支持;聚焦需求对接、技术协同与市场拓展,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推动行业协同创新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白银市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