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讯 基层科普是科学普及的“最后一公里”,不仅对提升全民科学素质、营造崇尚科学的社会氛围有着重要意义,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地方文化经济建设、提升地方治理水平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景泰县科学技术协会通过“以点带面、榜样示范”的方式,打通“基层科普行动计划”的“最后一公里”,带动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在景泰县继军种植科普示范基地,负责人马继军正在给村民们科普农业知识。基地今年主要种植玉米、和尚头小麦、旱沙地洋芋等8种新品种,种植面积达2800亩,其中,和尚头小麦1000亩,玉米1000亩,旱沙地籽瓜500亩,旱沙地洋芋300亩。
景泰县继军种植科普示范基地负责人马继军说:“今年景泰县继军种植科普示范基地被省科协认定为科普基层行动计划的示范单位。基地按照‘科技兴农,科普惠农’的发展思路,利用奖补资金组织当地农民群众开展了4次农业技术培训,培训500人次。基地今年引进了沃土5号和V7洋芋新品种,种植了200亩,玉米晋阳588和德瑞3号1000亩,通过节水灌溉,长势良好。”
近年来,基地始终坚持以科技为支撑,以科普宣传、科技培训为手段,聘请农业技术专家、土专家,通过举办科普讲座、免费发放科普技术资料和新品种栽培技术指导等方式,辐射带动周边120户农户示范种植,其中科技示范户80户。
寺滩乡永安村村民张永杰说:“今年通过这个科普示范基地的培训,我们学到了好多知识。我自己也种了几十亩玉米,长势也非常好,希望今年有个好收成。”
在红水镇,红砂岘农业服务协会负责人田宜新带着村民们参观自己基地种植的紫花苜蓿,看成效、比差距。近年来,基地以“协会+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深耕中亚市场,建设高质量发展合作点,与陆港商贸等建立合作关系,从中亚国家进口亚麻籽、粮食作物等产品,开展洋葱、玉米、马铃薯等特色农产品出口贸易。
景泰县红水镇红砂岘农业服务协会负责人田宜新说:“今年,我们协会被省科协认定为科普基层行动计划项目的实施单位,在项目实施中,立足优势产业,利用奖补资金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新品种引进等,目前已开展玉米等技术培训10多场,培训300人次,引进玉米、苜蓿等新品种实验示范种植,为当地农业生产注入了新的活力。”
现如今,景泰县基层科普已融入公众的日常生活中,嵌入乡村发展和社区建设的实践当中,大大提升了科普效能、营造了浓厚的科学氛围,科学扎根基层,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迸发出强劲力量。(张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