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川讯 平川区紧扣“工业主导+农业优先”型产业发展定位,聚焦现代化产业发展体系,优化升级工业经济,提质增效现代农业,大力发展新兴业态,不断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切实增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后劲,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更为广泛的创新动力。
平川区不断构建实体经济根基,大力培育发展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农畜产品深加工、高新技术、军民融合等新兴工业产业,鸿瑞装配被认定为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泰隆森铁精粉、诺尔达硅酸钙板和大象能源磷酸铁锂电池产量和销售业绩不断提高,甘肃容和引进现代工程机械装备、数控装备等领域新技术。构建“重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发展模式,引进多家陶瓷企业落地园区,建成高档地板砖、内墙砖、艺术瓷等生产线8条,陶瓷砖年生产能力达到3300万平方米,年产值达2亿元。积极发展绿色产业,以诺尔达、大象能源、德宝新材料为代表,生产新型硅酸钙板、磷酸铁锂电池材料、稀土抛光粉等产品,新材料产业年产值达3.8亿元。
加快转型现代农业,大力发展培育牛、羊、中晚熟西瓜、枸杞、苹果、高原夏菜,推广全膜玉米、脱毒马铃薯和小杂粮,推动特色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截至目前,优势特色种植面积达27.34万亩,养殖存栏达116.97万头只。建成玉米制种、菊芋、小杂粮、文冠果、苹果等特色种植基地50个,生猪、肉牛、黑毛驴、肉羊等特色养殖基地62个。高效推进西北花卉产业基地、10万吨马铃薯淀粉加工、万只肉羊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生猪精深加工、豆豉酱项目建设,实现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0%。推广“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联农带农模式,切实发挥“骨干”企业示范引领作用。截至目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数达到89家,家庭农场达到19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共371家,直接或间接带动农户1.5万余户。
大力发展新兴业态,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作用,积极培育“一乡一景”“一村一品”“一家一特”乡村旅游品牌,持续打造陇上响泉、古韵陡城、丹霞砂流水等美丽乡村景点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开发以“旅游+”“生态+”等乡村旅游新模式,全面拓展枣树台现代生态园、丰嘉晟现代农庄、华辰生态园等田园综合体的乡村旅游平台,初步形成丝路古迹游、黄河风情游、红色教育游、工矿遗址游、休闲体验游等多种旅游特色业,累计旅游接待人数342.6万人次,创旅游收入19.85亿元。推行“电商企业+合作社+农户”机制,组织辖区知名电商企业,通过开展网上直播促销活动,拓宽辖区农特产品销售渠道,扩大了农特产品的品牌影响力。截至目前,实现全区网络零售总额达到5000余万元,农村网络交易额2470万元。 (张世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