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931-8712377 邮箱: gsjbzx@12377.CN
首页 > 新闻
“提速蝶变”谱新篇
——平川区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时间:2024-04-18 10:09:55 来源:白银市融媒体中心

平川区锚定“六区四城”发展思路,聚焦项目招引提速、产业升级提效、乡村振兴提档、城市建设提品、绿色生态提质、营商环境提优、民生福祉提标的高质量发展路径,认真谋划好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增进民生福祉、保持和谐稳定等各项工作,交出一份份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成绩单。

城市面貌日益改善

高质量编制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统筹划定三条控制线。以城市更新为统揽,改造老旧小区6个,棚户区改造11个片区住宅主体封顶,高速引线、世纪大道、平川西站等道路建成通车,提升改造道路9.7公里,埋设管网24.5公里。G109线提升改造平川段开工建设,水泉隧道双线顺利贯通、黄河特大桥钢栈桥合龙,G6京藏高速平川收费站建成运营。中水利用、城市安全供水、老旧管网更新改造、污水处理厂提升改造、排水防涝设施等工程快速推进。建成人行天桥5座、公交站亭67座、充电桩120座,开通省内定制客运服务和平川至靖远城际公交,方便广大群众出行。探索推进“大城管”体系建设,形成上下贯通、执行有力、高效便捷、精细科学的城市管理工作体系。

绿色生态再结硕果

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五化”为目标,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加快国家储备林、屈吴山天然林缘区生态修复等项目建设,完成人工造林13.6万亩。平川区纳入“三北”工程六期、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实施范围,争取资金2.96亿元。同时,平川区黄河沿岸生态屏障建设绿化工程项目被评为财政部示范项目,全省造林绿化培训会在平川区成功举办。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PM10、PM2.5年均浓度分别为75微克/立方米、30微克/立方米,较去年下降3.9%、16.7%,颗粒物浓度实现“双下降”目标,优良天数260天。建成绿色矿山4个,治理历史遗留矿山526.3万平方米;加快生态绿道网络综合治理,提升绿化长征路、复兴路等8条道路12.5公里,新增口袋公园10处、绿地31.53公顷。

内生动力加速释放

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行动,全面推行“一网通办”“全程网办”“一件事一次办”等措施,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100%;谋划实施新型智慧城市暨大数据运营中心,推动政府机关数字化转型、城市管理智慧化转型。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为重点项目、企业授信26.8亿元,投放中小微企业贷款23.54亿元,连续两年荣获“市长金融奖”。全面落实科技创新激励政策,认定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7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转化科研成果5项,被认定为2023年省级创新型县区。严格落实“包抓联”“白名单”“六必访”服务企业保障机制,梳理解决企业困难问题58件,平川作为唯一县区在全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做了经验交流。

民生福祉持续增强

坚持基本财力向民生领域倾斜,统筹上级转移支付和自有财力,累计支出民生资金20.3亿元,增长14.5%。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2.53万人,城镇新增就业5337人,创劳务收入7.15亿元。建成平川二幼保教楼、旱坪川中心小学教学楼、宝积中学公寓楼项目,新增学位600个、床位200个。完成县级综合医院7个重点学科建设,市中心医院、平川区人民医院重症救治能力提升工程建成使用,危急重症救治能力大幅提升,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60名,成功创建全省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区。开展“结对帮扶·爱心甘肃”行动,帮助关爱对象解决实际困难514件,帮办实事671件。城乡低保标准提高4%、6%,发放城乡低保及特困救助资金6795万元。建成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个、村级互助幸福院3个、社区养老服务站7个。

(吴文莉)

责任编辑:李凤琳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128320001 不良信息举报: 0943-8229929 邮箱:191187564@qq.com
网站备案:陇ICP备17004671号-1 公安备62040202000275号
白银视线网举报电话:0943-8229929 邮箱:1911875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