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融媒记者 苏黎明
通讯员 宋勇锐
如今,在白银市的街头巷尾,快递员、外卖骑手举着手机随手拍的身影格外活跃,社区也多了群穿梭服务的红马甲的身影。每当刮风下雨时,他们有了遮风避雨的“临时港湾”,手机充电、歇脚吃饭,走进暖心服务驿站便能轻松解决……
今年以来,白银市委社会工作部聚焦新就业群体服务管理痛点难点,持续深化“暖心引领骑手融入、正向引领主播发声、服务引领货车司机建功、先锋引领网约司机便民”四项行动,不断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推动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目前,全市已建成友好社区、友好商圈24个,有466个专业化物业服务小区全面向骑手开放,452个小区设置路线引导图和内部标识,新就业群体在城市中工作更加便捷、生活更加舒心。
“以前有的小区进出很不方便,影响送餐,现在进出停车都有地方,大大提升了送餐的效率,我们的骑手也能多跑几单。”白银区美团负责人王俊旭表示,感受到政府对大家的关心,大家工作上也少了一些顾虑。
向更深处前行,必须凝聚起强大的工作合力,筑牢协同联动的“压舱石”。白银市委高度重视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专题研究理顺“两新”工委运行机制,调整明确24家成员单位职责,补充配齐8个行业党委领导班子,指导县区完善行业党委设置,建强工作力量。通过召开“两新”工委第一次全体(扩大)会议,出台《工作规则》《深化拓展新兴领域党建工作三年行动方案》等文件,清晰划分部门职责,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为新就业群体服务管理提供了坚实制度保障。
在市委“两新”工委的统一部署下,市委社会工作部牵头网信、市场监管、交通运输等部门,通过实地调研、上门走访、信息比对等方式,对全市3.9万家非公企业、852家社会组织进行了摸排,全面掌握快递员、外卖员、网络主播、货车司机等群体的组织形态、党员数量、党组织设置等情况,建立覆盖平台企业、网点站点的基础数据库。同时召开意见建议征集座谈会,收集新就业群体在工作生活、法律援助等方面的诉求23条,为精准服务找准了方向。
按照“成熟一个、建立一个、巩固一个、提高一个”的思路,稳步推进组织和工作覆盖。2025年以来,新兴领域新建党组织202个,新选派党建指导员125名,其中新就业群体党组织新增5个、党建指导员新增54名,实现了新就业群体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让党的旗帜在新兴领域高高飘扬。
暖“新”聚“新”,全面激活基层治理的“新动能”。市委社会工作部协调市、县组织、工会等部门统筹建成区域性党群服务中心3个、“红色驿站”和“劳动者之家”39个,谋划打造新兴领域党建示范点14个,改造提升服务驿站5个。开展劳动权益保障专项行动,规范劳动合同32份,调处争议5起;通过“个人—党员—党支部—党委”诉求机制,解决利益诉求52条。此外,为600名新就业群体送暖心礼包,慰问困难党员150名,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助力109人获等级证书,74名快递员获省市级表彰,让暖心服务直抵人心。
依托“白银社会工作”微信平台,发布网约配送员行业自律倡议书,引导新就业群体发挥“走街串巷”优势,参与食品卫生监督、社区巡防、独居老人送餐等志愿服务。530名外卖、快递员担任“兼职网格员”,积极开展“随手拍隐患”“随手帮小忙”“随手送政策”活动,实现党建引领下的共治共享双向奔赴,让新就业群体从服务对象变为治理力量。
“新就业群体是基层治理的‘新力量’,市委社会工作部将不断加大工作统筹指导力度,在思想引导和凝聚服务工作上下功夫,为新就业群体作用发挥创造更优的条件、搭建更多的平台,引导他们积极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大局。”中共白银市委社会工作副部长、市委“两新”工委副书记(兼)张宏强表示。
走好每一步,办实每一件事。白银市关于加强快递员、网约配送员服务管理的具体措施及推进友好场景建设三年规划等政策相继出台:2025年完成物业服务完善小区、高校、公办医院友好场景建设,2026年覆盖非专业化物业企业服务小区、民办院校……
如今,在党建引领下,白银市新就业群体归属感持续增强,基层治理活力不断释放,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温暖而强劲的“红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