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融媒记者 乔斌
今年以来,白银市总工会主动担当作为,以创新机制为引擎、多方协同为纽带,全力推进集体协商工作,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中,交出一份亮眼答卷。
创新协商机制,凝聚工作合力
白银市总工会立足实际,创新构建“源头参与、多方联动、精准施策”全链条工作机制。在源头参与上,工会与企业分别制定要约、应约倡议书。平川区总工会积极行动,指导辖区内多家企业开展了规范化的工资集体协商谈判,成功签订工资专项集体合同,有效保障了职工的核心经济权益;白银市烟草公司工会等单位率先垂范,分享集体协商创新经验,从起始阶段凝聚共识。
为强化多方联动,白银市总工会建立“1+3+N”协同推进体系,以总工会为核心,联动市人社局、企业联合会、工商联三方机制,统筹工业园区、行业协会等N类主体,搭建起纵向贯通、横向协同的立体化工作网络,打破信息壁垒,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
强化监督指导,保障协商实效
为推动集体协商工作走深走实,白银市总工会打出监督评估、创新实践、协同推进的“组合拳”。
会宁县、景泰县、白银区总工会与企业签订责任书,量化目标任务,通过定期检查、动态跟踪,切实提升集体合同签订率和续签率。白银市各级工会聚焦新业态劳动者、女职工、劳务派遣工等重点群体,持续深化协商内容,明确职业伤害保障、同工同酬等核心权益条款,推动企业设立母婴室、实行弹性工作制,切实解决职工工作生活难题。
同时,成立行业性协商联盟,制定区域性最低工资标准指引,并依据企业经营效益差异分类施策,精准护航职工合法权益。
深化创新实践,赋能共同发展
白银市各级工会通过优化薪酬体系,向一线技术工人和高技能人才倾斜,充分激发职工创新创造活力。
甘肃稀土新材料公司通过集体协商,建立了技能导向的薪酬分配体系,显著提升了关键岗位技术工人的待遇,有效稳定了核心人才队伍,同时调动了职工钻研技术、提升技能的积极性,为企业技术创新注入了活力;靖远县总工会等单位也积极探索,形成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成为集体协商赋能企业与职工共同成长的生动范例。
目前,全市204家企业签订集体合同,覆盖职工22908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574人,新业态企业覆盖比例同比提升10%,实现企业与职工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