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近年来,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紧扣全市粮食安全保障新形势新变化,立足白银区位优势,坚持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和兰西城市群建设中找准定位,主动谋划粮食应急综合保障中心战略布局,以“粮”为核心,以“食”为延伸,逐步将占地150余亩的白银粮食产业园打造成集原粮和成品粮油储备、冷鲜肉和冬春蔬菜储备、中央厨房主食配送、植物油加工包装、粮油质量检测、爱粮节粮教育基地和应急物资储备为一体、功能较为完善的平急结合综合保障基地。
在打造粮食应急综合保障基地过程中,始终坚持“两个注重”“两个转变”,切实以园区经济助推全市粮食产业发展壮大。
一是注重发挥政策规划的引领作用。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省上系列政策,坚持长远规划、分步实施,以规划引领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聚焦促进优粮优产、优购、优储、优加、优销“五优联动”,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先后争取中央及省市级预算内资金6822万元、专项债券6000万元、特别国债1000万元,企业自筹400万元,引导带动企业和社会投资近1200万元,实施了一批粮食仓储、应急配送、质量监测、“优质粮食工程”等项目,已完成投资1.59亿元,核心园区建设初具规模,年产值达到4600余万元,园区综合保障基地功能初步显现。
二是注重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三链协同”和“五优联动”引领下,积极持续引进当地优质粮油企业、餐饮企业入驻园区合作经营。与白银金亚特粮油购销有限公司合作,在完成市区两级食用油储备的基础上,企业不断拓展壮大,“香门源”“陇上亚特”等系列食用油已远销山西、陕西和青海等地,受到了消费者的一致好评。与白银彤悦合商贸有限公司合作,代储部分省市级冻猪肉和冬春蔬菜,并有效利用冷藏保鲜库容储存蔬菜、水产品、速冻食品和肉类等,既可满足中央厨房需要,也由门店对外销售配送。引进华饪央厨和大连超小厨,依靠白银鑫悦餐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丰富的管理经验和有影响的餐饮门店,采取“生产基地+中央厨房+餐饮门店+团餐食堂+线上平台”的模式,加工主食和预制菜智慧小炒,探索生产符合不同地域、人群和饮食潮流的个性化美食。
三是经营模式从分散经营向全链条经营转变。牢固树立市场观念,以产业化、效益化为导向,基地内传统的国有粮库完成了向现代公司制企业的转变,通过引进民营企业市场运作,由单纯的原粮购销向粮食产业化经营转变,提高了基地内各项设施、仓容的利用率和企业之间的竞争意识。也从较为单一的承储地方储备粮油、军粮供应,构建起从原粮到成品、冷库到商超、加工到销售、主食厨房到居民餐桌的“大粮食”“大产业”“大流通”格局,优化完善了我市粮食产业体系,促进涉粮领域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四是产业方向从增产向提质创优转变。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与河南商丘市、滑县,宁夏中卫市及定西市分别签订粮食保障合作协议,不断加强粮食风险防控和收储调控。赴新疆、安徽、河南等地开展粮源考察,努力让“白银粮仓”装满“优质粮”。协调发放粮食信用保证基金贷款1000万元,助推涉粮企业提质升级。将白银国家粮食质量监测站、中小学爱粮节粮教育社会实践基地设在综合保障基地内,从品质检测、质量追溯、爱粮节粮宣传入手,从源头上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2023年开工建设的冷链物流设施项目,既可承担市级肉、菜的储备任务,也可承担海鲜、高档水果及其他相关保鲜农产品的储存和辐射批发,目前已与甘肃西北田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达成2000吨库容的初步合作协议,计划储存枸杞、羊肉等特色农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粮油肉蛋奶果蔬的消费升级新需要,使老百姓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营养丰富又健康”转变。
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将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树牢“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创新驱动、扶优扶强,产业集群、融合发展”的理念,不断将白银粮食应急综合保障基地打造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链条完整和辐射三县两区的综合性保障基地,让“储备粮”带“活”白银粮食产业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