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931-8712377 邮箱: gsjbzx@12377.CN
首页 > 新闻
“植”此青绿 驰而不息
——景泰县全力推进绿色生态建设纪实
时间:2025-05-22 09:51:22 来源:白银市融媒体中心

郝姝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景泰县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科学推进国土绿化、防沙治沙、“三北”防护林工程,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用生态工笔绘就发展蓝图,筑牢甘肃北部生态屏障,助力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锁黄沙 筑根基

杨德飞是景泰县翠柳沟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的一名护林员,骑摩托车巡护是他的工作日常。“每天分上下两班,我们现在站上有8个护林员,对护区还有省界林网进行巡护,主要就是防止牛羊啃食,还有防火。每天雷打不动巡林护林。”

自2014年开始,景泰县坚持保护优先,科学谋划布局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和荒漠化治理重大工程项目,持续开展“治沙播绿、改善生态”的防沙治沙“接力赛”,一年又一年矢志不渝和黄沙“搏斗”。

“目前就用尼龙沙障跟草方格这两种方式,恢复植被比较好,梭梭树、柠条长起来,对固沙压沙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杨德飞说,尼龙沙障前期做3000多亩,草方格从2023年开始试着做,目前是300多亩。

同时,景泰县还因地制宜种植“锁边林”,自2023年始,在原有23公里省界林的基础上,又在景泰县的景古、甘蒙省界新栽了10公里的省界林,总共面积达到1300亩。

如今,走进保护区,各类乔灌木生机勃勃,一个个草方格整齐地排列着,方格内一丛丛梭梭、柠条形成天然的屏障,“顽强”阻挡着风沙的侵袭。在景泰县甘蒙交接带处,一棵棵刺槐幼苗织就的“绿带”正茁壮成长。

植新绿 蓄未来

植树造林是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家园的重要举措。

在喜泉镇退化林修复项目基地,新栽植的文冠果和国槐整齐排列、迎风挺立,生机勃勃,成为山野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这是景泰县把造林绿化作为走好生态立县之路,动员全社会力量因地制宜推进全域国土绿化,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缩影。

春风十里,不及一抹绿意。近年来,景泰县围绕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两条主线,按照“东护、南封、西保、北治、中扩”的总体布局,着力建设景泰东部生态经济林、南部水土保持林、西部水源涵养林、北部防风固沙林、中部农田防护林。坚持“以水定绿、适地适绿”的原则,优先选用耐寒、耐旱、耐盐碱等适应景泰本土的树种,合理确定栽植模式,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不断提升“绿化”成效。

增碧色 润城乡

初夏时节,走在景泰县城的大街小巷,马路间绿色乔木错落有致,公园里花草树木郁郁葱葱,阵阵“绿”意扑面而来,市民在其中散步、锻炼,神清气爽。

市民张兆秀对城市绿化有很深的体会,她每天都要去一条山公园公园散步,感受城市的美好与惬意。“景泰这几年的绿化建设越来越好了,到处是鸟语花香,绿树成荫。早晚出来在公园走一走,非常舒服!”张兆秀感慨道,真是家门口的天然“氧吧”。

景泰县坚持生态宜居导向,实施城市功能完善、生态修复工程,采取“拆迁建绿、拆墙透绿、拆违还绿”等措施,利用城区边角地、弃置地,建设精致小景观和生态公园。建成北山公园、小龙山公园、一条山公园、同心公园,完成体育场北大门、黄河东路、昌林南路3个街头小游园建设。迎宾公园、景电公园、人民公园完成提升改造。截至目前,全县城市公园绿地面积达到65.05公顷。

城市“桃红柳绿”,乡村大地更是绿意盎然。

蔬菜大棚里,绿叶菜茁壮成长,舒展着嫩绿的叶片,展现出无限的活力,为新一年的蔬菜种植产业奏响了希望的乐章。“微经济”催生美丽乡村发生“蝶变”,“方寸庭院”焕发出勃勃生机。

守护青山绿水,绘就美丽画卷。如今的景泰,山川变绿了,河流变清了,天空变蓝了,生态变好了,绿色正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最亮丽的底色。一个个来之不易的成果,是景泰人民矢志不渝、笃行实干交出的生态答卷。


责任编辑:赵艳萍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128320001 不良信息举报: 0943-8229929 邮箱:191187564@qq.com
网站备案:陇ICP备17004671号-1 公安备62040202000275号
白银视线网举报电话:0943-8229929 邮箱:1911875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