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军华 魏嘉莉
今年以来,平川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开展“抵制高额彩礼倡导文明婚俗”宣传引导工作的安排部署,以“五抓五强化”为抓手,坚持宣传教育引导与依法规范治理相结合、政府推动与发挥群众自治作用相结合、破除陈规陋习与尊重乡风民俗相结合,有效遏制高额彩礼、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弘扬传统美德,真正让文明之风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抓标准制定 强化指导约束
制定印发《平川区“抵制高额彩礼 倡导文明婚俗”宣传引导十大行动责任落实方案》等文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三限一约一会一关键”举措为抓手,切实遏制高额彩礼、大操大办等不良习俗,有效减轻基层群众婚嫁负担,大力倡导“低彩礼”“零彩礼”“婚事新办”“婚事简办”等文明新风尚,坚定不移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抓观念转变 强化宣传引导
积极开展“抵制高额彩礼 倡导文明婚俗”主题宣讲宣传活动,采用板凳会、群众会议、入户走访、微信群等形式,倡导勤俭节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打通移风易俗宣传“最后一公里”。举办“抵制高额彩礼倡导文明婚俗”宣传引导十大行动试点建设相关活动,组织编排小品《谈婚论“价”》等节目和移风易俗影视作品,教育引导广大青年树立正确婚恋观。同时,积极探索将抵制高额彩礼志愿劝导活动与“巾帼家美积分超市”相融合,呼吁广大妇女及家庭自觉抵制高价彩礼,反对攀比之风,营造时尚文明的婚嫁新风尚,同时学会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目前,组织开展移风易俗文明实践宣传宣讲活动137场次;开展抵制高额彩礼宣传劝导活动84场次,印发“文明婚嫁 从我做起”“大美平川,我是参与者”围裙、手提袋等宣传品5200件;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
抓“关键少数” 强化引领带动
坚持发挥党员干部、公职人员、村(居)委会干部、道德模范、星级文明户等“关键少数”的模范带头作用,签订《平川区党员干部带头抵制高额彩礼推动移风易俗承诺书》2万份,严格落实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两报告一承诺”制度,加强对操办相关活动的行为规范和纪律约束,引导先进典型示范带动身边群众,争做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的引领者和践行者,倡导其带头摒弃和反对收送高额彩礼、婚宴大操大办等陋习,推动先进典型当好表率,遏制高额彩礼之风。
抓“一约四会” 强化群众自治
在全区各行政村成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村民议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通过公议、公订、公示等方式,指导乡村建立和完善《红白理事会章程》《婚丧事务理事规定》《婚丧嫁娶酒宴标准》《村规民约》中关于文明婚丧的内容,对彩礼、随礼、酒席规模和标准等作出具体明确约定,引导群众自觉遵守。将“一约四会”制度作为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采取“集中+分散”方式,引导各村就抵制高额彩礼等移风易俗相关内容进行上门宣讲劝导,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乡村治理能力提升,乡风文明建设提质增效。
抓机制完善 强化源头管理
建立宣传、纪检、组织、政法、民政等10多个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区级抓统筹、乡镇街道抓监管、村社区抓落实的移风易俗工作责任体系。把移风易俗工作纳入基层党建、精神文明创建和党风廉政建设,进行严格督查考核。引导各乡镇逐步建立乡村红娘培训引导机制,加强对婚姻中介、婚庆机构的规范管理,制定婚庆从业者公约,签订新风承诺书,教育引导婚庆行业人员抵制高额彩礼。引导乡镇街道各部门广泛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活动,弘扬孝老爱亲、勤俭持家等传统美德,持续倡导风雨同舟、互敬互爱的婚姻理念,让广大农民群众在移风易俗中学有榜样、行有标杆。